煉焦管式爐內襯耐火澆注料的施工
煉焦回收車間三系統粗苯管式加熱爐于2012年投入使用,承擔了脫苯系統富油加熱和過熱蒸汽產生的任務。輻射室工作狀態為:爐膛溫度650~700℃;輻射室內內襯保溫層材料原設計為耐火纖維噴涂,厚度190~240mm,采用L型保溫釘固定。在使用過程中,由于開爐、停爐過程中蒸汽吹掃的氣流沖刷和濕氣的侵蝕,加上爐管支架變形對爐襯的機械傷害,導致保溫層不斷粉化、脫落,導致爐體表面溫度過高(外測溫度200℃,正常溫度不超過6O℃),使爐體高溫變形,保溫層脫落的趨勢加劇。修理期間,工廠將輻射室保溫材料更換為ZJQ70—0.6型輕質耐火澆注料,收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。
澆注料的使用
一、加水攪拌。
澆注料采用分包方式,除每袋內有主料外,還有1小袋外加劑,將主料及外加劑倒入攪拌機內。在使用強制式攪拌機前,應將澆注料干燥混合,約1-2分鐘后加入干凈的自來水,每100kg澆注料加77%±1Kg自來水,邊攪拌邊加水,使物料均勻出料?;旌虾蟮臐窳霞皶r運往施工現場澆注施工。(如濕料存放時間過長,造成施工性能變差,應將濕料棄之不要,嚴禁將濕料放回攪拌機再加水攪拌繼續使用)。
支模澆注。
模架牢固牢固(嚴禁大量跑漿)、刷油或脫模劑(薄而均勻)。支模后,下料時沿模內布料均勻,布厚200—400厚時振動棒及時打開。振動桿做到快進慢出,均勻振動,禁止長時間在同一位置振動,以防止顆粒離析,當料面泛漿,冒出的氣泡由少到多表示已澆注完畢。澆注體層厚大于400mm應分層施工,但分層必須連續。
三、脫模與養護。
在澆注料產生高強度(常溫下12-24h)后,澆注體模板應被拆除。當強度尚未達到可承受的壓力之前,應避免踩壓、碰撞等,否則會引起裂紋及角部損壞。環洋實業認為,若環境溫度較低,應適當延長養護時間,或采取保溫措施(養護溫度能保證在10℃以上)。在短時間內,應適當提高環境溫度,加快澆注硬化速度。移模后,澆注體必須在溫濕環境下持續養護12—24小時,才能烘烤。
按照制定的烘爐方案和烘爐曲線進行了爐襯烘烤,達到了良好的烘爐效果。
建筑工程注意事項
(1)加水應嚴格按比例進行,加水過多會嚴重降低澆注體的強度和高溫性能,在保證施工流動性的前提下,應盡量少加水。
(2)施工用水的溫度不應低于5℃,養護溫度也應在5℃以上,溫度較低時,養護時間應適當延長,或設法提高環境溫度。未烘烤的濕澆體,禁止在0℃以下環境下進行。
(3)攪拌后的澆注材料應在25-30分鐘內用完,否則泥漿會失去觸變流動性。喪失觸變流動性的澆注材料不能被水稀釋再使用。